张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张让
豫州颍川郡
侍奉灵帝的宦官十常侍之首,暗杀了何进,但被袁绍追杀时投河自杀。
001
史
张角
冀州钜鹿郡
钜鹿郡的在野人士。为太平道的教祖,向民众广传教义。趁社会动乱,得到广大民众支持。结成黄巾党对抗汉王朝,发动黄巾之乱。
中郎将皇甫嵩奉令讨伐张角时,张角不久即因病去世,他死后不久,十月,皇甫嵩和张梁在广宗大战,张梁大败战死,张角也被剖开棺木,戮尸枭首,将人头送到洛阳示众
001
001亡
史
张宝
冀州钜鹿郡
张角之弟。和张角一起举兵欲推翻汉王朝,而发动黄巾之乱。自称地公将军,用兄长传授的妖术指挥叛乱,后被属下严政刺杀。
001
001亡
史
张梁
冀州钜鹿郡
张角、张宝之弟。和兄长们一起举兵欲推翻汉王朝,而发动黄巾之乱。自称人公将军,张角死后继续指挥叛乱,败给了官军,在曲阳之战战死。
001
001亡
史
张飞
益德,演义字翼德
幽州涿郡涿县
演义中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与刘备、关羽结为异姓兄弟。在长坂坡之战中,单枪匹马在长坂桥上,喝退曹操万大军的追击。后因关羽死于东吴之手,急于为兄报仇,要在三天以内做成大量白色的铠甲。但迁怒部将范疆、张达,在睡觉时被范疆、张达所杀。
001
史
张钧
冀州中山国
东汉郎中,向灵帝上奏讨伐黄巾的功臣,并陈述十常侍的恶政,却遭灵帝逐出。
史上张钧被十常侍诬陷修习黄巾道,遭下狱拷打致死。
002
002
史
张举
幽州渔阳郡
渔阳郡的土豪。与张纯联合发动叛乱,自称“天子”。与幽州牧刘虞等的官军展开多次激战,深感败局己定,上吊自尽。
002
002亡
史
张纯
幽州渔阳郡
在渔阳发动叛乱,遭幽州牧刘虞军所讨伐。战败后被属下所杀。
史载为东汉的中山太守。联合乌丸族的丘力居发动了叛乱。
002
002亡
史
张济
凉州武威郡袓厉县
董卓麾下之将,车骑将军,张绣的叔父。由于军粮不足去进攻南阳的刘表,中流矢身亡。
003
016亡
史
张辽
文远
并州雁门郡马邑县
魏将,曾为吕布的属下转战各地。吕布战败身亡后,改投曹操军营。守卫合肥之时,仅凭八百士兵就击退了十万吴兵。
011
086亡, 098述
史
张郃
儁乂
冀州河间国鄚县
魏将,本是袁绍的属下,有勇有谋,由于郭图之计,身陷绝境,最后归顺了曹操。主要活跃于对蜀作战中,街亭之战时包围马谡,并大获全胜。在木门之战中战死。
史
张邈
孟卓
兖州东平国寿张县
陈留太守,张超之兄。讨伐董卓的第六镇诸侯。本来与曹操是好友,可是经陈宫劝说后,背叛曹操。劝吕布攻打兖州,但是失败了。
史
张超
孟高
兖州东平国寿张县
广陵太守,张邈之弟。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与张邈、吕布共同对抗曹操,兵败后自焚。
史
张杨
稚叔
并州云中郡云中县
东汉上党太守。在反董卓联盟中任第十五镇。后来作了河内太守,支援前往洛阳的献帝。在曹操与吕布交战时,帮助吕布,被手下杨丑杀死。
史
张虎
荆州江夏郡
黄祖部将,为孙策射杀。
史书中为江夏贼,与陈生拥众占据襄阳城。后刘表遣使前往劝说下归降。
史
张虎
并州雁门郡马邑县
魏国武将,名将张辽之子,与诸葛亮交战,却受到连战连败的屈辱。
史
张闿
黄巾贼。黄巾之乱后,在陶谦的手下作都尉。奉命护卫曹操之父曹嵩,见钱起歹念,杀死曹嵩,夺去财宝逃走了。
史
张燕
冀州常山国真定县
黑山山贼的头目。吕布投袁绍后,张燕于常山被破,后公孙瓒被围,因送信之人被截,没能救得公孙瓒。曹操打败袁谭后,率领十万大军投降曹操,被任命为平北将军,受命巩固北方要害。
史
张昭
子布
徐州彭城郡彭城县
孙权麾下大臣,“二张”之一。由周瑜举荐,作了孙策的谋士,孙策临终前留下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
史
张纮
子纲
徐州广陵郡广陵县
吴臣,与张昭一起并称为“二张”。由周瑜举荐,以谋士身份加入。随军参加了赤壁、合淝之战。临终前,建议孙权迁都建业。
史
张英
扬州刺史刘繇麾下的武将。孙策兴兵来犯时,夸下海口说可领一军守住牛渚,但是失败了。后来在秣陵(建业)被孙策麾下的陈武刺杀。
史
张勋
袁术麾下之将,都督。袁术称帝后,被封为大将军。统帅二十万大军与吕布军交战,但是大败而回。
史
张绣
凉州武威郡袓厉县
张济之侄。张济死后,率军协助过刘表。虽然与曹操对立,但是由于军师贾诩的妙计,几次取胜,杀魏大将恶来。后来经贾诩劝说,归顺了曹操,专到重用。
史
张鲁
公祺
豫州沛国丰县
五斗米道的师君(教祖)。在汉中郡一带形成势力。与曹操军对阵时战败,但因为他不烧粮仓,而得到曹操享评。投降后被任命为镇南将军。
史
张陵
辅汉
沛国丰县盘庚村
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鲁祖父。
059
059亡
史
张衡
灵真
豫州沛国丰县
张鲁父。
史
张𫖮
袁尚武将,后来降曹,赤壁之战中为甘宁所杀。
史
张南
袁熙部将,后与同僚焦触一起降曹。在赤壁之战被周泰所杀。
史
张南
文进
蜀将,参加了关羽复仇战,救援遭火攻败逃的刘备,被吴军杀死。
史
张武
江夏贼,为赵云所杀。
史
张温
伯慎
荆州南阳郡穰县
东汉司空。率领孙坚、董卓等前去镇压边章、韩遂在凉州发动的叛乱。韩遂害怕张温的大军,暂时归顺。董卓专权时,因与袁术谋诛董卓,信件误下吕布处。于宴席间为卓所擒,旋即斩首。
史
张温
惠恕
扬州吴郡吴县
东吴孙权的幕僚,刘备死后出使蜀国,由于辩驳不过秦宓,遂遭降职。
史
张允
刘表部下,篡改刘表的遗书,改立刘琮为继承人。
史
张横
韩遂麾下“旗本八骑”之一,协助马超复仇而借兵出战。却于渭水之战掉落陷马坑战死。
史
张既
德容
雍州冯翊郡高陵县
魏臣,受夏侯渊推荐为京兆尹,与夏侯渊一起守备长安。
史
张卫
豫州沛国丰县
五斗米道的教祖张鲁之弟。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主张彻底抗战。后来逃往巴中,虽大破夏侯渊,但与许褚交锋时被斩。
史
张松
子乔,演义字永年
益州蜀郡
刘璋属下大臣。为了祖止张鲁进攻蜀地,欲使刘备替代软弱的刘璋为蜀主。但是,计划败露,被视同叛臣处斩。
史
张任
益州蜀郡
刘璋麾下大将,在落凤坡射杀了刘备的军师庞统。败战后被俘虏,刘备劝降,他却以“忠臣不仕二主”加以拒绝,从容就义。被刘备处刑
史
张肃
君矫
益州蜀郡
张松兄,广汉太守。向刘璋检举张松的阴谋。
史
张翼
伯恭
益州犍为郡武阳县
本为刘璋部将,后投降刘备。曾参加南征与北伐等战事。
史
张著
蜀将,攻汉中时,与黄忠一起袭击曹军的兵粮库,但在战乱中负伤,被赵云救出。
史
张音
东汉末期的御史大夫、高庙使。汉献帝被逼把帝位禅让给曹丕,第二次下诏,命张音把诏书、玉玺奉上给曹丕。曹丕假意谦辞,玉玺由张音带回。
080
080
史
张爽
蜀从事,为归劝刘备称帝的诸大臣之一。
史
张裔
君嗣
益州蜀郡成都县
蜀偏将军,后为长史,诸葛亮北伐时留守诸臣之一。
史
张达
本为张飞部将,与范疆杀害张飞后,便一同降吴,但后被吴国送回,被刘备处死。
史
张苞
幽州涿郡涿县
张飞的长子,将父亲的遗体收敛入棺后,向刘备报告。与关兴有结义兄弟的情谊。
史
张嶷
伯岐
益州巴郡南充国
刘备入蜀后的部将。担任马忠部下,跟随诸葛亮征讨南蛮,日后亦跟随姜维北伐。
史
张韬
郭贵妃幸臣,陷害甄氏。
张普
曹休武将,石亭之战中为吴将朱桓所杀。
张休
叔嗣
徐州彭城郡彭城县
张昭的幺儿,担任太子孙登的太傅,为其讲义“汉书”。
史
张茂
彦材
谯郡沛县人
魏太子舍人,上表劝谏魏明帝。
史
张当
魏黄门,谄事曹爽。后为司马懿所斩。
史
张特
子产
幽州涿郡
魏国的牙门将军。守卫合淝新城。当新城被吴国的诸葛恪包围,即将被攻陷的时候,他假装投降,借机修理城墙,一直抵抗到吴军撤退。
史
张约
诸葛恪心腹大将。为孙峻所杀。
史
张缉
敬仲
雍州冯翊郡高陵县
魏国的光禄大夫。张既之子,张皇后之父。与夏侯玄、李丰一起接受了曹芳杀害司马师计划的商量。归途中曹芳的计划泄漏,三家全部被处刑。
史
张布
吴国左将军,与丁奉合谋杀害大权在握的孙𬘭,并推举孙皓继任吴帝。
史
张遵
幽州涿郡涿县
蜀国的尚书。张苞之子。张飞之孙。邓艾越过阴平去攻打绵竹时,他与诸葛瞻一起进行防卫。诸葛瞻父子战死后,他出城作战,也战死在沙场。
史
张绍
幽州涿郡涿县
张飞次子,魏国逼近成都之际,担任刘禅的投降使者。
史
张峻
蜀太常。蜀国投降后,邓艾命令太常张峻招安蜀国各郡军民。
史
张悌
巨先
荆州襄阳郡
出仕孙皓的吴国丞相。与晋国舍身交战,最后战死于乱军之中。
史
张尚
晋将,只出现在演义中。隶属于杜预的麾下,攻打江陵,斩杀了东吴的陆景。
张华
茂先
幽州范阳郡方城县
晋国之臣。秘书丞。与皇帝司马炎下棋时,送来了讨伐吴国的奏章。因他表示赞成刚而强烈反对贾充的消极论,自此遭到贾充怨恨。
史
张象
吴国的前将军。率领水军迎击逼近建业的晋国王濬军,但士兵皆逃亡,只好开城投降,让晋军进入石头城。
史
张节
魏国的黄门侍郎,反对逼迫魏帝曹奂禅让的司马炎,以致遭到杀害。
张明
魏雍州刺史王经麾下武将,与花永、刘达、朱芳三将大战姜维。
张俭
元节
兖州山阳郡高平县
江夏八俊之一。
史
张球
魏国之将。随曹叡在合淝与响应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吴军作战。协助满宠火攻诸葛瑾的船队,击退了吴军。
张先
张绣部将。与曹操军在宛城之战交战时被许褚斩杀。
张承
仲嗣
徐州彭城郡彭城县
吴国之将,张昭之子,张休之兄。孙权命他响应蜀国的诸葛亮如一进行第五次北伐,他就和孙韶一起从广陵向淮阴进攻。
史
张世平
中山郡贩马商人。曾捐献马匹、金银与镔铁给刘备等人起兵镇压起义的黄巾军
001
001
史
张津
子云
荆州南阳郡
东汉末年的交州刺史。在担任刺史时,十分迷信宗教,甚至认为在头上绑红布有助于士气的提升。但是,偏偏被敌军杀死。
史书上,张津是遭自己的部将区景杀害。
史
张弥
孙权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万人,金银财宝,九锡备物,渡海封公孙渊为燕王。但公孙渊怕孙权远水救不了近火,斩杀张弥、许晏等。
史
刘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刘宏(汉灵帝)
汉灵帝。听信宦官之言,将国家大权都交于宦官之手,使汉末百姓苦不堪言。中年爆发黄巾起义,国家一度陷入灭亡危机,后来黄巾起义被镇压。听信宦官,忠臣之言全然不听,致令不少忠心之士含冤而死或归隐山林。
于第二回病笃而逝。
001
002亡
史
刘焉
君郎
荆州江夏郡竟陵县
刘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孙竟陵侯的后裔,在汉朝政权衰落天下大乱之时,刘焉向朝廷提出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的建议,被朝廷采纳结果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后来,刘焉因为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遂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刘焉被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之后,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
001
史
刘备(昭烈帝)
玄德
幽州涿郡涿县
汉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祖父刘雄曾任东郡范令,父刘弘无官,因家道中落,只得以卖草鞋维生。后结识关羽、张飞,因击败黄巾军有功被封安喜县尉,之后参加过讨伐董卓之战,又与曹操一同征伐吕布和袁术。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并在期间于新野请诸葛亮出庐,继而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接着又平定了荆州四郡,并借机占据蜀地,又在汉中击败曹操。然而,关羽被孙权击败,于是失去了荆州。翌年,在成都建立蜀汉,但发动夷陵之战,被陆逊打败,最后病逝于白帝城。
001
史
刘恢
主管代州的官员,汉室宗亲。刘备鞭督邮后,与关、张投奔刘恢,他留匿三人,并推荐刘备给刘虞。
002
构
刘陶
子奇
豫州颍川郡颍阴县
谏议大夫。向灵帝揭发十常侍祸国害民,无奈灵帝却听信十常侍,命斩刘陶。陈耽劝谏后被一起下狱,两人夜里在狱中被十常侍所杀。
002
史
刘虞
伯安
徐州东海郡郯县
东汉末年太傅、幽州牧。刘恢荐刘备到刘虞处助其打败张举、张纯兄弟,使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少数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被杀。
002
史
刘辩(少帝)
少帝。灵帝驾崩后,由何进立为皇帝。不久,何进被十常侍所害。董卓带兵入京,废了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皇帝,不久,刘辩被董卓鸩杀。
002
史
刘协(汉献帝)
伯和
汉献帝。王美人之子,灵帝驾崩后,何进立刘辩为帝,何进和十常侍同归于尽,董卓带兵入京,独揽大权,废了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所操控,汉室名存实亡。终于,曹操死后曹丕逼其禅让。公元234年,汉献帝病死。
002
史
刘岱
公山
青州东莱郡牟平县/豫州沛国
汉兖州刺史。初平元年,从袁绍起兵伐董卓。后与桥瑁借粮,桥瑁不借,刘岱怒而杀之,尽分其兵。后同王忠引兵五万,虚打曹公旗号,攻徐州。为张飞生擒,后为刘备释放。
史
刘表
景升
兖州山阳郡高平县
镇南将军、荆州牧,与当地七贤人号称“江夏八俊”。袁绍告知刘表孙坚得到玉玺的消息,刘表截住回江东的孙坚,后孙坚跨江击刘表,孙坚中埋伏而死。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称雄荆江。但因宠信蔡夫人,使大权落在蔡瑁手上,死后传位蔡氏儿子刘琮,导致曹操攻荆州,蔡瑁率众投降。
史
刘范
荆州江夏郡竟陵县
刘焉的长子,后来,马腾出兵讨伐李傕,刘范答应作为马腾的内应,不幸事泄,与其弟刘诞同被斩首。
史
刘晔
子扬,演义字子阳
扬州淮南郡成惪县
曹操谋士。经郭嘉举荐给曹操,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对袁绍作战时提出用发石车,击退了敌人来自营楼的攻击。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史
刘繇
正礼
青州东莱郡牟平县
扬州刺史。袁术称帝时,刘繇率军抵抗袁术。属下有其同乡勇将太史慈,却不能尽其才能,后被孙策打败,战败,落荒逃往豫章,不久病死。
史
刘艾
汉朝宗室。刘艾开始担任陕县县令。初后为董卓长史,而后又担任宗正。迁都许都之后,汉献帝封他为列侯。他又持节策封曹操为魏王。
史
刘璋
季玉
荆州江夏郡竟陵县
益州刺史。继承父亲刘焉的官位,听从张松和法正等人的建议,迎刘备入益州。后来与刘备发生冲突,刘璋被击败,迁至荆州。孙权取得荆州后,刘璋入吴,封益州牧,不久后病死。
史
刘安
吕布击败刘备后,刘备逃亡投奔曹操,到猎户刘安家投宿。刘安把妻子杀掉给刘备吃,使刘备伤感泪流。后来,刘备见到曹操,说明经过,曹操给刘安赏赐黄金百两。
刘延
曹操属下武将。关羽千里走单骑时,为报关羽在白马之战解围之恩,没有难为关羽。但是刘延因为害怕夏侯惇和秦琪,不敢把船给关羽,让他渡黄河。
史
刘辟
东汉末年黄巾军首领之一。张角死后,刘辟领着信众到汝南郡做盗贼。后被攻打汝南的高览杀死。
史
刘勋
子台
徐州琅邪郡
东汉末年军阀,曾任庐江(今安徽庐江县)太守。袁术败亡后,其从弟袁胤率其部曲投奔。后为孙策忌惮。孙策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被孙策乘虚袭击。刘勋失败后,与其弟于建安四年(199年)投奔曹操,后被曹操诛杀。
史
刘禅
公嗣
幽州涿郡涿县
刘备之子。在长阪坡一战中被赵云舍命救下,后被孙尚香挟持,又被张飞、赵云救下。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蒋琬、费祎先后掌政。后宠信宦官黄皓,朝政日衰。司马昭攻蜀,率众投降,被司马昭讥笑乐不思蜀。后得以善终。
史
刘琦
兖州山阳郡高平县
荆州牧刘表的长子,知道自己会被后母和蔡瑁陷害,故此特意去找诸葛亮请教救命之计诸葛亮告诉他晋文公流亡外国保住性命的事例,教他出奔。随后,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刘琦立刻自告奋勇请求担任江夏太守之职,成功逃过了后母和蔡瑁的陷害,并为刘备建立避战之所。赤壁之战后,刘备向朝廷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他的名义收复了荆南四郡。同年,刘琦因病逝世。
史
刘琮
兖州山阳郡高平县
刘表次子,因蔡氏的关系很受父亲的宠爱,亦打算让他接手荆州。刘表逝世后,刘琮在蔡瑁等人拥护之下接任荆州牧。同时,曹操正领兵南征荆州,面对大军压境,刘琮决定投降,在曹操进军到襄阳时,刘琮就举州请降,刘备出奔夏口投靠刘琦。曹操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及后事迹不详。
史
刘泌
荆州长沙郡
樊城令,汉室宗亲,刘封的舅舅。
刘封
荆州长沙郡
刘备养子,原姓寇,在刘备入蜀时跟随诸葛亮、张飞入蜀,以功拜副军中郎将,后来刘备命孟达北攻房陵,又命刘封节制孟达所部,申耽、申仪投降,刘封以功拜副军将军。不久,关羽北伐,多次命令刘封、孟达发兵相助,被刘封、孟达以局势不稳为由拒绝,结果关羽战败被杀,刘备因此对二人不满。刘封本与孟达不和,孟达既害怕刘备将来算账,又不满刘封的欺凌,于是投降魏国。刘封回到成都后,诸葛亮认为刘封在刘备死后会令刘禅很难制御,建议刘备将其除掉,刘备于是命其自杀。
史
刘先
始宗
荆州零陵郡
原刘表帐下别驾。袁绍南征曹操时袁绍遣人求助于刘表,刘表表示同意,却不肯派援军助战,亦不肯协助曹操,只偏安汉南,欲观天下之变。 从事中郎的韩嵩与别驾刘先就向刘表劝说他投靠曹操,蒯越等人亦劝刘表,刘表狐疑不决,刘先亦出使许都,曹操责难刘表,刘先之言让曹操无言以对,曹操任其为武陵太守。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病死后,被任命为尚书,曹魏建国后为尚书令。
史
刘馥
元颖
豫州沛国相县
东汉末官员,曾任扬州刺史。后率众投靠曹操。曹操知道后十分高兴,后辟为司徒掾,后又表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上任后,数年以后当地恩化大行。曹操南征,于曹操在战船上横槊赋诗《短歌行》时,出言进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之诗句为不吉之言,被曹操以败兴为由一枪刺死。
史
刘熙
豫州沛国相县
历史上是刘馥之孙,演义中为刘馥之子。曹操杀害刘馥后,要求曹操安葬刘馥,曹操才感到后悔。
史
刘度
长沙太守。刘度与前来进攻的刘备军对抗,命令其子刘贤和邢道荣迎战。因为刘贤败北,邢道荣被杀后投降。后仍以太守身份受命留任,蜀汉建立后依然为其官员。
史
刘贤
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和邢道荣一同试图伏击刘备军,但被张飞俘虏。刘备释放他,他出于感激成功说服其父投降刘备。
刘磐
兖州山阳郡高平县
史
刘璝
史
刘巴
子初
荆州零陵郡烝阳县
故江夏太守刘祥之子,先为零陵郡内主簿,后主动归附曹操;遇曹操兵败赤壁、刘备横扫荆南四郡,乃南逃至交州,再至益州,为州牧刘璋所用。曾劝谏刘璋不可迎刘备以敌张鲁,刘璋不听,于是闭门称疾不出。刘备得益州后,受刘备辟命为左将军西曹掾,与诸葛亮、伊籍、法正、李严等人共编《蜀科》。章武二年(222年)病逝。
史
刘循
荆州江夏郡竟陵县
刘璋之子
史
刘瑁
荆州江夏郡竟陵县
史
刘永
公寿
幽州涿郡涿县
刘备三子
史
刘理
奉孝
幽州涿郡涿县
刘备次子
史
刘廙
恭嗣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
史
刘豹
史
刘宁
史
刘琰
威硕
豫州鲁国
史
刘敏
荆州零陵郡泉陵县
史
刘劭
孔才
冀州广平郡邯郸县
史
刘放
子弃
幽州涿郡
史
刘丞
史
刘谌
幽州涿郡涿县
北地王。刘备孙子,刘禅五子
史
刘璿
文衡
幽州涿郡涿县
史
刘瑶
幽州涿郡涿县
史
刘琮
幽州涿郡涿县
刘禅三子
史
刘瓒
幽州涿郡涿县
史
刘恂
幽州涿郡涿县
史
刘璩
幽州涿郡涿县
史
刘达
刘寔
子真
冀州平原郡高唐县
史
刘苌
史
刘宠
祖荣
青州东莱郡牟平县
史
刘郃
史
刘邠
令元
冀州平原郡
史
刘晙
刘弘
幽州涿郡涿县
刘备父亲
史
刘雄
幽州涿郡涿县
刘备祖父,曾任长水县令
史
刘元起
幽州涿郡涿县
史
刘略
刘纂
三国东吴重臣,官至车骑将军
王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王允
子师
并州太原郡祁县
东汉司徒。董卓夺取中央的控制权后深感忧虑,假意合作的同时寻求诛灭董卓的方法。先将七星宝刀借与曹操行刺,失败后又以养女貂蝉行使离间计,终于成功唆使吕布杀死董卓。后拒绝董卓部下的归降,被逼反的董卓余部围困之下,慨然跳下城楼身亡。
史
王匡
公节
兖州泰山郡
东汉河内太守。袁绍发起讨董同盟时任第五镇诸侯。
史
王方
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反攻成功,把持朝纲。后马腾韩遂来攻长安,王方与李蒙出战,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
史
王颀
越骑校尉。李傕郭汜反入长安时,死于国难。
王昌
史
王邑
史
王立
史
王朗
景兴
徐州东海郡郯县
史
王则
史
王垕
曹操讨伐袁术和吕布时期的管粮官。
王楷
史
王忠
雍州扶风郡
史
王植
荥阳关守将,是韩福的亲家。荥阳是关羽护送甘、糜二嫂投奔刘备所经过的第四关,交锋时被关羽斩杀。
王修
叔治
青州北海国营陵县
史
王琰
史
王威
史
王粲
仲宣
兖州山阳郡高平县
史
王累
益州广汉郡
史
王平
子均
益州巴西郡宕渠县
史
王甫
国山
益州广汉郡郪县
关羽部将,关羽走麦城城后,跳楼自杀
史
王谋
元泰
益州汉嘉郡
史
王双
《三国志•朱桓传》曹仁的部下。被吴国的濡须督朱桓击败,被俘虏,送至武昌。
史
王双
演义字子全
雍州陇西郡狄道县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被斩杀
史
王连
文仪
荆州南阳郡
史
王伉
益州蜀郡
史
王肃
子雍
徐州东海郡郯县
史
王建
史
王昶
文舒
并州太原郡晋阳县
史
王韬
王基
伯舆
青州东莱郡曲城县
史
王经
彦纬
冀州清河郡
史
王真
王含
史
王沈
处道
并州太原郡晋阳县
史
王业
荆州武陵郡
史
王惇
史
王瓘
王买
三国时曹魏武将。以近70岁的高龄,随锺会征伐蜀汉,以先锋之职和参军皇浦从培南杀出,直取成都。
史
王颀
孔硕
青州东莱郡
史
王祥
休征
徐州琅邪郡
史
王濬
士治
司州弘农郡湖县
史
王浑
玄冲
并州太原郡晋阳县
史
王戎
濬冲
徐州琅邪郡临沂县
史
王观
伟台
兖州东郡廪丘县
史
王必
史
王子服
史
孙
编辑
注意:本页有Unihan扩展B区汉字:“𩅦”,这些字符可能会错误显示,详见Unicode扩展汉字。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孙锺
孙坚之父
孙仲
黄巾将士。和韩忠、赵弘共同攻占宛城。与朱儁、刘备等官军进行交战,战败正欲逃走时,被刘备射中落马。
史
孙坚
文台
扬州吴郡富春县
(155~191)春秋兵法家孙武的后代,17岁时单独闯入海盗船上杀死海贼头领而出名,后来征讨黄巾军有功被封长沙太守,18路讨董诸侯之一,最后在荆州襄阳城郊外中刘表埋伏而死,年36岁。
史
孙策
伯符
扬州吴郡富春县
(175~200)孙坚长子,孙坚死后便接下父亲的部队投靠袁术,后来听从谋士朱治的谏言攻打吴郡,在周瑜的帮助下,3年便攻下吴郡,被誉为江东小霸王,最后遭吴郡太守许贡的部下杀害,年26岁。
史
孙权
仲谋
扬州吴郡富春县
(182~252)孙坚次子,孙策死后便接管江东,因眼珠为绿色人称碧眼儿,于229年称帝,建立吴国,在位期间为吴国最繁盛时期,谥号吴大帝,年70岁。
史
孙仁
扬州吴郡富春县
孙坚与吴国太之女。赤壁之战后,被周瑜以美人计假嫁刘备,以使刘备丧志,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后刘备西征,张昭设计让周泰到荆州将其与阿斗带回东吴,却被赵云所截,孙夫人自此回东吴。彝陵之战,刘备战败,有讹言传入吴中,道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
史
孙翊
叔弼
扬州吴郡富春县
孙坚三子,孙权继位后,孙翊任丹杨太守,不久被身边的人边鸿杀害。
史
孙匡
季佐
扬州吴郡富春县
孙坚的四子,孙权的弟弟,娶了曹仁的女儿。
史
孙朗
早安
扬州吴郡富春县
孙坚与吴国太之子,与孙夫人为一母所生。
史
孙韶
公礼
扬州吴郡富春县
孙坚与又过房俞氏之子
史
孙静
幼台
扬州吴郡富春县
孙锺次子,孙坚二弟
史
孙乾
公祐
青州北海国营陵县
生卒年不详,刘备谋士,态度雍容有风度,以礼行事
史
孙观
仲台
兖州泰山郡
史
孙瑜
仲异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高
史
孙皎
叔朗,演义字叔明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桓
叔武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礼
德达
幽州涿郡容城县
史
孙资
彦龙
并州太原郡
史
孙登
子高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和
子孝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亮
子明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峻
子远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𬘭
子通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据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恩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干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闿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谦
史
孙恭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楷
史
孙休
子烈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皓
元宗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异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𩅦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河
伯海
扬州吴郡富春县
075
史
孙冀
120
孙歆
扬州吴郡富春县
史
孙秀
彦才
扬州吴郡富春县
120
史
曹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曹节
汉丰
荆州南阳郡新野县
十常侍之一,发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的主要人物之一。因蔡邕上书言宦官乱政,曹节以他事陷害蔡邕,使其罢官。后灵帝驾崩,十常侍为维护自己的权力,设计杀了何进,袁绍入宫诛杀十常侍,十常侍挟持少帝刘辩、何太后以及汉献帝去内省。十常侍被灭后没介绍下场。
曹冲
史
曹操
孟德
豫州沛国谯县
字孟德(155~220)小名阿瞒,祖父曹腾,父曹嵩,本姓夏侯,少时被桥玄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征讨黄巾军有功封为济南相,18路讨董诸侯之一,后来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然后举兵南下遭孙权刘备联军于赤壁打败,216年封为魏王,死后曹丕追谥魏武帝,年65岁
史
曹嵩
巨高
豫州沛国谯县
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后来前往许昌的过程遭徐州牧陶谦部下杀害
史
曹仁
子孝
豫州沛国谯县
曹操堂弟(168~223),官至大将军。曹仁于曹操起兵时与曹洪一同前来投奔。后从征袁术、吕布、张绣,参加官渡之战,南征孙权刘备,曹仁负责坚守城池,多立功勋。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史
曹洪
子廉
豫州沛国谯县
曹操堂弟。随曹操追袭董卓荥阳时,曹军为董卓部将徐荣所败,曹操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时,咸有功劳。后引军助夏侯渊、徐晃、张郃镇守西线。马超袭关中时,洪与徐晃并为前部,却因禁不住挑衅而失关。后搏战马超,再次救得曹操脱离险境。曹操命其领御林军。曹丕即位时,封为卫将军,进封野王侯,并与曹休掌典禁军。
史
曹德
豫州沛国谯县
曹操之弟,曹嵩之子。曹操派人取父亲曹嵩并弟曹德全家等往兖州,途中被张闿所杀。
史
曹豹
刘备部将。初为陶谦将,曹操攻徐州,豹劝谦迎战。后仕先主,女儿嫁给吕布。刘备讨袁术时,留张飞守徐州,张飞逼曹豹喝酒,又鞭打曹豹。曹豹深恨张飞,于是引吕布夺徐州。因见张飞大醉,便引兵战张飞,没想被张飞几回合刺死。
史
曹性
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曹操派夏侯惇与高顺军交战,曹性作为高顺的部将参战,高顺被夏侯惇追赶时,他放冷箭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却也因此被大怒的夏侯惇一枪刺穿面门而死。
史
曹昂
子修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丕
子桓
豫州沛国谯县
曹操之子
史
曹植
子建
豫州沛国谯县
曹操之子,曹丕的弟弟
史
曹纯
子和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休
文烈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永
曹彰
子文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熊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叡
元仲
豫州沛国谯县
曹丕之子
史
曹真
子丹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遵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宇
彭祖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芳
兰卿
史
曹爽
昭伯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羲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训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彦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据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髦
彦士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奂
景明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霖
豫州沛国谯县
史
曹安民
豫州沛国谯县
016
史
曹腾
季兴
豫州沛国谯县
东汉末时宦官,是曹操父亲曹嵩的养父。
史
曹文叔
曹爽从弟,夏侯令女之丈夫。
107
史
李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李傕
稚然
雍州北地郡
本是董卓手下的排名第一的凉州系心腹大将,统领董卓的西凉精锐部队“飞熊军”。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同郭汜一起镇守汜水关。董卓被杀后,李傕等人逃往陕地,得不到赦免,于是采用贾诩之谋纠集部队一起攻往长安,败吕布,杀王允,占领长安,把持朝政,又击败马腾、韩遂军。后杨彪设计离间李傕、郭汜,二人引兵相互攻击,李傕劫持了汉献帝。张济率兵赶来和解,于是二人罢兵,送汉献帝东归。不久反悔,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与杨奉、董承等人几番交战,最后被赶来的曹操率军击退。后来曹操派裴茂率领关中诸将段煨等讨伐李傕,灭其三族。李傕的首级被送往许都,高悬示众。
史
李儒
文优
司隶冯翊郃阳
董卓的女婿、首席谋士,为董卓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李儒奉董卓之命,亲自带人入宫毒死刘辩。后王允使计离间董卓、吕布,李儒劝董卓放弃貂蝉换取吕布的效忠,董卓没有听从,死于吕布之手。董卓死时,李儒卧病在家,被家仆捆绑献出,处斩。
史
李肃
并州五原郡
董卓帐下武将,任虎贲中郎将,吕布同乡。主动为董卓说服吕布来降。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协同华雄镇守汜水关,为华雄出谋划策,击败缺粮的孙坚军。后王允、吕布策划诛杀董卓,拉拢李肃同谋,李肃因久不升迁,心怀不满,与吕布一拍即合,谋杀了董卓。后为吕布先锋与牛辅军交战,兵败后被吕布斩首示众。
史
李典
曼成
兖州山阳郡钜野县
早期就跟随曹操的大将之一。逍遥津之战中抛弃与乐、张的不和,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史
李蒙
董卓校尉。卓死,李傕、郭汜反,劫帝持政,奏蒙、王方等为校尉。后马腾、韩遂起兵勤王时,被马超所擒后斩首。
史
李别
雍州北地郡
李傕之侄。曾向李傕告知樊稠私放韩遂,因此樊稠被李傕所杀。后曹操奉诏前来讨伐李傕,李别被曹操部将许褚所杀。
史
李膺
元礼
颍川襄城
东汉党锢之祸受害者。
史
李封
吕布副将。吕布于濮阳战曹操,派薛兰和李封负责守兖州,而薛兰、李封军士却出城抢掠,被曹操有机可乘,李封被许褚所杀。
史
李乐
史
李暹
雍州北地郡
史
李通
文达
荆州江夏郡平春县
史
李孚
子宪
冀州钜鹿郡
史
李珪
李堪
史
李恢
德昂
益州建宁郡俞元县
史
李严
正方
荆州南阳郡
史
李丰
史
李丰
安国
雍州冯翊郡东县
史
李丰
荆州南阳郡
史
李伏
史
李意
益州蜀郡
史
李异
史
李辅
史
李福
孙德
益州梓潼郡涪县
史
李胜
公昭
荆州南阳郡
史
李歆
史
李鹏
李崇
史
李球
益州建宁郡俞元县
史
李虎
史
李譔
钦仲
益州梓潼郡涪县
091
史
杨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杨彪
文先
司州弘农郡华阴县
东汉大臣,司徒,后为太尉,杨修之父。建议流亡中的献帝依靠曹操。因为杨修为袁术之婿,被曹操打入大牢,经孔融斡旋才得以保命。
史
杨密
史
杨琦
史
杨奉
东汉末年人物,原白波贼首领,后成为李傕部将,曾护送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获授车骑将军。后曾投奔袁术和吕布,最终被刘备所杀。
史
杨丑
史
杨龄
杨秋
史
杨阜
义山
雍州天水郡冀县
史
杨修
德祖
司州弘农郡华阴县
史
杨怀
史
杨柏
史
杨松
杨洪
季休
益州犍为郡武阳县
史
杨昂
史
杨任
史
杨锋
南中
杨仪
威公
荆州襄阳郡
史
杨陵
杨暨
休先
司州荥阳郡
史
杨颙
子昭
荆州襄阳郡
史
杨祚
史
杨综
初伯
史
杨欣
史
杨济
文通
司州弘农郡华阴县
史
杨大将
袁术手下长史。先献擒刘图吕之计,后来又主张留军在寿春守城;然而两计皆空。
历史上,实为东汉末期人物杨弘。
015
017
异
陈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陈蕃
仲举
汝南平舆
灵帝朝时,因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阉宦,事败而死。
001述
史
陈琳
孔璋
广陵射阳
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曾为袁绍写《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后染疫疾而亡。
002
史
陈耽
汉公
东海(今山东郯城北)
因刘陶进言帝十常侍祸国殃民,陈耽为救刘陶一起下狱,与刘陶俱遭十常侍谋杀。
史
陈宫
公台
东郡东武阳
初为曹操第一谋士,因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而离开曹操,后成为吕布谋士,终因吕布兵败不愿投降曹操被杀。
史
陈翔
仲麟
汝南邵陵
与刘表等同称“江夏八俊”。
史
陈生
原为江夏贼,与张虎聚众占领襄阳,后归于刘表部将黄祖旗下。孙坚跨江击刘表时,张虎不敌韩当,陈生助阵,被孙策射落马而死。
史
陈登
元龙
下邳淮浦
陈珪之子。初随陶谦,后刘备得徐州后跟随刘备。吕布夺了徐州后,与父亲陈珪表面跟吕布,实心在刘备,献计予曹操为内应破吕布。后刘备反曹操,又帮刘备重得徐州。
史
陈武
子烈
史
陈横
构
陈兰
史
陈珪
汉瑜
陈登之父。
史
陈纪
陈震
孝起
史
陈孙
陈就
038
史
陈应
陈脩
史
陈群
长文
陈泰之父。
史
陈矫
季弼
陈骞之父。
史
陈式
史
陈泰
玄伯
陈群之子。
史
陈炜
陈骞
休渊
陈矫之子。
史
陈俊
陈造
095
陈元
120
赵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赵忠
十常侍中除张让外最受灵帝信任的一个宦官。后与张让等设计杀害何进,袁绍带兵入宫杀宦官,赵忠被赶至翠花楼,剁成肉泥。
史
赵弘
黄巾军将领,张角的余党,在张角兄弟死后和韩忠、孙仲占据宛城,与汉军对抗。当孙坚的军马到来时,出马与孙坚交锋,自己的槊却反被孙坚夺去,最后被孙坚一槊刺死。
史
赵萌
东汉末年任右军校尉。少帝与陈留王被张让等所劫,后被百官一起迎回。
赵岑
董卓部将,关东联军伐董卓时,随华雄救援汜水关,董卓迁都后献关投降孙坚。
赵云
子龙
常山真定
刘备五虎将。开始跟随公孙瓒,后投靠刘备,当年长坂恶战,赵云怀揣阿斗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
史
赵岐
邠卿
京兆长陵
太仆。曾奉丞相董卓之命,与马日䃅为交战的袁绍和公孙瓒调停。
史
赵彦
赵叡
赵范
赵衢
赵昂
伟璋
史
赵月
赵累
赵祚
赵融
赵咨
赵统
赵广
赵直
赵颜
赵韪
059
马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马腾
寿成
扶风茂陵
西凉太守,征西将军,马超之父。十八路讨董卓诸侯之一。李郭专政时期,与朝中侍中马宇等讨伐李郭二人,马腾率兵进攻长安,马宇等事败漏被杀,马腾退走。曹操控制朝廷时,汉献帝写下了衣带诏,约刘备、马腾等人起兵讨伐曹操。事件失败后,马腾回到西凉拥兵自重。后被曹操引诱入京杀害。
史
马宇
献帝时侍中。马腾欲勤王攻打李傕时,作为马腾的内应,准备诛灭李傕等乱臣,后不幸事泄被杀。
史
马超
孟起
扶风茂陵
马腾之子,刘备五虎将。初随马腾勤王,因粮草不济失败。后马腾被曹操所害,超与韩遂起兵为马腾报仇,曾追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但被曹操使反间计,误以为韩遂欲投曹,使韩遂真投曹操,被曹操打败后投张鲁,后刘备攻张鲁时,被同乡说服投降刘备。刘备称帝后第二年马超病逝。
史
马元义
黄巾军大首领。受张角差遣暗赍金帛,结交十常侍封谞,以为内应。张角造反,派弟子唐周联络封谞,唐周反叛张角投靠朝廷。朝廷逮捕马元义及封谞等入狱,马元义被斩。
《后汉书·卷七十二·皇甫嵩朱儁列传》中马元义为遭车裂而亡。
001
001亡
史
马日䃅
翁叔
扶风茂陵
太傅。曾奉丞相董卓之命,为交战的袁绍和公孙瓒调停。董卓死后,蔡邕被认为与董卓同党,因而被关入监牢待斩,他欲救蔡邕向王允求情,遭拒。
史
马延
马良
季常
马谡
幼常
马岱
马休
马铁
马玩
马忠
马忠
马遵
马钧
马邈
马玉
马汉
马融
韩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韩忠
黄巾余党。和赵弘、孙仲,聚众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韩忠尽率精锐之众,来西南角抵敌。朱隽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隽不许。隽撤东南二面军马,一齐攻打西北。韩忠果引军弃城而奔。隽与玄德、关、张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
史
韩馥
文节
颍川
东汉的冀州牧。率军参加讨伐董卓联军。同盟决裂后,被寻找根据地的袁绍夺取了冀州,抛下妻儿去投奔张邈。
史
韩当
义公
辽西令支
东吴的开国老将之一,初随孙坚同程普、黄盖转战南北,后从孙策平定江东。扶佐孙权,多负勤劳。
史
韩遂
文约
金城
并州刺史,马腾异姓兄弟,同镇西凉。曾随马腾勤王进攻李傕等人,因军粮不足被击败。后马腾遇害,韩遂与马超联合进攻曹操,欲为马腾报仇。马超中曹操离间计,马超对韩遂起疑,于是韩遂手下密谋降曹,被马超发现,砍断左手,成为残疾之人。最终,马超败走,韩遂降于曹操,被封为西凉侯。
史
韩暹
韩融
韩胤
韩嵩
韩福
韩猛
韩珩
韩浩
韩玄
韩德
韩瑛
韩德长子。
韩瑶
韩德二子。
韩琼
韩德三子。
韩琪
韩德四子。
韩暨
韩综
韩祯
韩莒子
夏侯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夏侯惇
元让
沛国谯县
夏侯渊族兄,夏侯婴之后。太祖起兵,惇率众来投,自此随之征战。曹操讨吕布,惇为布将曹性射其左目,夏侯惇拔矢啖睛,杀曹性,两军无不骇然。后惇常为先锋,杀敌破阵,冲锋在前,立功无数。太祖病笃,惇往见之,于宫门处遇鬼惊倒,自此染病。曹丕篡汉后,封夏侯惇为大将军。死后曹丕为之挂孝。
史
夏侯渊
妙才
沛国谯县
夏侯惇族弟,擅长千里奔袭。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谥曰愍侯。
史
夏侯兰
夏侯恩
夏侯杰
夏侯德
夏侯存
夏侯楙
夏侯霸
夏侯威
夏侯惠
夏侯和
夏侯玄
夏侯咸
吕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吕布
奉先
五原郡九原
武艺天下第一。先后跟随丁原、董卓,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
史
吕玲绮
五原郡九原
奋威将军—吕布之女。
吕公
刘表部下健将。孙坚与表战,吕公用蒯良计,诈败引孙坚中埋伏,使孙坚被乱箭射死。战中遇上程普,战不到数合,被一矛刺于马下。
史
吕虔
子恪
任城
曹操手下战将,最初被刘晔推荐给曹操,在讨吕布时射死布将薛兰,在征刘备时与李典&夏侯惇同为先锋,在赤壁时掌管水军后军,屡随曹操征战,多有战功。
史
吕伯奢
曹操因刺杀董卓不成而逃离洛阳,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吕伯奢家。但曹操却误以为其家人的磨刀声是要杀死自己,尽杀其家人。后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担心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
史
吕范
吕旷
吕翔
吕蒙
子明
吕通
吕义
吕常
吕建
吕凯
吕岱
吕霸
吕据
吕威璜
董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董卓
仲颖
陇西临洮
本屯兵凉州,于十常侍之乱时受何进之召率军进京,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王允设连环计,利用貂蝉挑拨其与手下大将兼义子吕布的关系,使吕布杀了董卓,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
001
史
董重
东汉时期汉灵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曾任骠骑将军。后被何进围剿,自刎于后堂。
史
董旻
董璜
董承
汉献帝妃子董贵人的父亲。
董昭
董袭
董和
董祀
董衡
董超
董允
董厥
董禧
董寻
董朝
胡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胡轸
文才
华雄部下,协同华雄守卫汜水关,在与孙坚的军队作战时,被程普所杀。
史
胡赤儿
牛辅的心腹。牛辅料敌不过吕布,与胡赤儿商议,欲带钱逃走,没想到胡赤儿见财起意杀了牛辅,投降吕布。吕布知详情后杀了胡赤儿。
史
胡才
胡华
胡班
胡济
胡质
胡忠
胡遵
胡烈
胡渊
胡奋
胡冲
胡邈
胡车儿
周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周毖
仲远
武威
董卓的亲信,尚书。当袁绍出逃冀州时,周毖与伍琼劝董卓赐袁绍郡守之职,以笼络袁绍,同时可以收服民心。董卓从之,以袁绍为渤海太守。后董卓计划迁都,周毖与伍琼前来阻止,董卓认为二人当初保举袁绍,有通敌之嫌,将二人处死。
史
周奂
大鸿胪。李傕郭汜反入长安时,死于国难。
史
周瑜
公瑾
史
周尚
周泰
幼平
周昕
周仓
周循
周胤
周善
周群
周平
周鲂
周旨
许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许劭
子将
汝南平舆
刘繇幕僚。有知人之名,曾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史
许昌
熹平元年(172年),起兵于句章,自称“阳明皇帝”,因造反被孙坚所杀并杀其子许韶。
史
许韶
许昌之子
史
许攸
子远
南阳
袁绍的谋士,年轻时为曹操好友。多次出谋划策都不为袁绍所用。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到达邺城,口出狂言,轻视曹军将士,被许褚一怒之下杀死,曹操见后深责许褚,下令厚葬许攸。
史
许褚
仲康
曹操部将
史
许定
许褚之兄
许汜
许贡
许靖
许芝
许慈
许允
许晏
许仪
邓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邓茂
001
001亡
构
邓龙
邓义
邓贤
邓芝
史
邓贤
邓艾
史
邓忠
史
邓程
邓敦
邓良
邓飏
史
邓铜
诸葛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诸葛亮
孔明
琅琊阳都
蜀汉丞相。父珪早卒,随其叔玄往襄阳,玄卒后,与弟均躬耕于南阳,居于卧龙冈,自号卧龙先生。司马徽称他为伏龙。刘备三顾草庐,孔明为其分析天下局势,即后世所称的《隆中对》,并出任其军师。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抗曹,助刘备建立蜀汉。刘备继承汉祀称帝,拜孔明为丞相。刘备死后,孔明继续辅佐刘禅,受封武乡侯,统领蜀汉政治、军事。先后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在五丈原病逝,谥号忠武侯。其北伐奏章《后出师表》当中八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其毕生写照。
史上并无“六出祁山”,实际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
035述, 036
104亡, 119述
史
诸葛瑾
子瑜
诸葛亮之兄
史
诸葛均
诸葛亮之弟
史
诸葛虔
诸葛恪
元逊
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
史
诸葛瞻
思远
诸葛亮的长子
史
诸葛诞
公休
诸葛丰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
史
诸葛靓
仲思
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幼子。
诸葛绪
诸葛尚
诸葛亮之孙,诸葛瞻长子,诸葛京的兄长。
诸葛原
景春
吴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吴匡
陈留
何进部将。何进被宦官杀死后,与曹操、袁绍杀尽宦官之后,因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号召手下将其砍为肉酱。
史
吴景
史
吴子兰
吴敦
吴硕
吴臣
吴懿
史
吴兰
吴质
史
吴班
史
吴纲
吴押狱
朱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朱儁
公伟
会稽上虞
黄巾之乱时,与皇甫嵩、卢植等率兵剿敌,破敌有功,被封为西乡侯。与黄巾军作战时,曾大破张宝的妖法。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乱政,掠夺公卿,朱隽哀汉衰微,归家病逝。
史
朱治
君理
朱灵
文博
事迹附录在陈寿著《三国志·魏志第十七·张乐于张徐传》“五子良将”的徐晃传之末。
朱桓
休穆
朱光
朱然
本为朱治之甥,后收为养子,朱治众子中为长子。
朱褒
朱赞
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曹真率魏军抵御,朱赞是曹遵的副将。诸葛亮假作退兵,朱赞领兵追赶中伏,被赵云所杀。
朱恩
朱异
季文
朱桓之子
朱芳
司马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司马徽
德操
史
司马朗
伯达
司马防长子
史
司马懿
仲达
河内温县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多次抵抗蜀汉的诸葛亮北伐军,坚守疆土。而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的政权。长子司马师自封公后,追尊为舞阳文宣侯;次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39
180
史
司马孚
叔达
司马懿的三弟。
史
司马馗
季达
司马孚的四弟。
司马恂
显达
司马馗的五弟。
司马进
惠达
司马恂的六弟。
司马通
雅达
司马进的七弟。
司马师
子元
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
史
司马昭
子上
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之弟,司马炎之父。
史
司马望
子初
司马孚次子。
史
司马炎
安世
司马昭长子。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
史
司马攸
大猷,小字桃符
司马师之继子,晋文王司马昭次子,司马炎之同母弟,司马冏之父。
史
司马伷
子将
司马懿第四子,母伏夫人,是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之异母兄弟,司马亮、司马京、司马骏之同母兄弟,晋元帝司马睿之祖父,妻子是诸葛诞之女(诸葛太妃)。
史
蒋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蒋钦
公奕
史
蒋奇
蒋干
子翼
蒋琬
公琬
史
蒋济
子通
史
蒋班
蒋舒
蒋斌
蒋显
蒋延
蒋义渠
丁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丁原
建阳
豫州颍川郡
汉并州刺史、吕布义父。董卓入京都,欲废少帝,丁原大怒,愤而离席。次日,引军城外搦战,吕布大败董卓军队。后卓遣虎贲中郎将李肃说原义子吕布杀原,割首献卓。
史
丁管
元雄
沛国
东汉末年尚书,董卓下诏废黜汉少帝,立陈留王,诏书刚念完,丁管大骂董卓,董卓怒而命牵出斩首。
史
丁奉
承渊
史
丁斐
文侯
史
丁仪
正礼
史
丁廙
敬礼
史
丁咸
丁谧
彦靖
史
丁封
丁立
黄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黄盖
公覆
零陵泉陵
孙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为孙氏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时,献苦肉计使曹操的内应相信自己是真降曹操,导致最后火烧赤壁,孙刘联盟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史
黄琬
子琰
江夏安陆
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迁太尉,更封阳泉乡侯。以反对迁都长安,坐免官。后与司徒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傕、郭汜攻破长安,遂收琬下狱死。
史
黄祖
刘表部下江夏太守。孙坚跨江击刘表时,黄祖部下杀孙坚于岘山,黄祖被黄盖所擒。后刘表不忍弃黄祖,遂以孙坚尸体换黄祖归。曹操让弥衡出使荆州,因其侮辱刘表,刘表不能容忍,送祢衡到黄祖处,被黄祖所杀。屡次大战都被孙策孙权所破,又不肯用甘宁,于是甘宁投孙权。甘宁率众征讨黄祖,被甘宁所杀。
史
黄邵
黄忠
汉升
刘备五虎将之一。
史
黄奎
黄权
公衡
史
黄皓
黄崇
黄承彦
郭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郭胜
南阳
十常侍之一,蹇硕欲谋杀何进,袁绍入宫保护何进,郭胜因惧杀蹇硕。后张让等谋杀何进,袁绍带兵入宫诛杀宦官,被赶至翠花楼,剁成肉泥。
史
郭汜
阿多(别名)
凉州张掖郡
董卓部下。董卓被杀后,李傕采用贾诩之谋,纠集部队一起攻往长安,败吕布,杀王允,占领长安,把持朝政,又击败前来勤王的马腾、韩遂军。后杨彪设计离间李傕、郭汜二人,二人引兵相互攻击,后来劫持了公卿。张济和解,二人罢兵,送汉献帝东归。不久反悔,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与杨奉、董承等人交战,最后被曹操率军击退,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都。几年后,被手下伍习所杀。
史
郭嘉
奉孝
颍川阳翟
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初随袁绍,认为袁绍不能干大事而隐居,由程昱举荐给曹操。郭嘉是曹操最看重又最可惜的谋士。料事如神,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曾以十胜十败使曹操下定决心抗袁;料定孙策会被刺客所杀。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
郭图
公则
史
郭常
郭奕
郭淮
伯济
史
郭恩
郭永
郭攸之
袁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袁绍
本初
汝南汝阳
四世三公。原为何进手下司隶校尉,助何进剿除宦官,何进与宦官同归于尽。董卓入京,大权独揽,与袁绍不合,袁绍反后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诸侯互相割据,袁绍先用计得了韩馥管辖的冀州,又夺青州,并州。后又打败公孙瓒,得到幽州。官渡之战时,被曹操所败,元气大伤。平定冀州叛乱后病死。
史
袁术
公路
汝南汝阳
四世三公。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余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呕血而死。
史
袁隗
次阳
汝南汝阳
袁逢之弟,袁绍袁术之叔。他年少做官,娶汉末大儒马融女为妻。袁隗比其兄逢更早登三公位,曾任东汉太尉、太傅。董卓专权后,因为袁氏兄弟起兵反卓,董卓恐其为内应而将其全家杀害。
史
袁遗
伯业
汝南汝阳
袁绍堂兄,汉山阳太守。参加反董卓同盟十八路诸侯之一。虎牢关之役时从军,营救了败给吕布军的王匡。
史
袁逢
周阳
汝南汝阳
袁绍、袁术之父,袁隗之兄。灵帝时任太仆,后为司空、执金吾。
史
袁谭
袁熙
袁尚
袁胤
袁𬘭
何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何进
遂高
南阳宛城
灵帝时大将军,何皇后的哥哥。黄巾军起义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灵帝死后,蹇硕从灵帝愿望,欲立刘协为主,设计杀害何进,未果被杀。何进独揽大权。何进担心宦官势力大,无法剿除奸党。在袁绍的建议下,召董卓引兵入京,逼迫何太后杀十常侍。后十常侍害怕,设计杀了何进。
史
何颙
伯求
南阳襄乡
何颙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曹操以是嘉之。尝称“颍川荀彧,王佐之器”。为汉末议郎,与荀攸、郑泰等拥刘辩为皇帝。
史
何苗
南阳宛城
何进弟,官封车骑将军,济阳侯。受十常侍收买,劝何太后阻止何进诛十常侍。何进单身入皇宫反为张让、段珪所杀。后袁绍攻入皇宫,何苗为何进部将吴匡所诛。
史
何仪
何宗
何平
何晏
平叔
史
何曾
何植
何曼
荀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荀攸
公达
颍川颍阴
荀彧之侄,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之一。初仕大将军何进,董卓进京揽大权,荀攸后弃官还乡。曹操在兖州时,荀攸同荀彧共来投靠,为曹操重用。曹操迎天子都许,拜为军师。攸随讨吕布,定河北,及官渡、赤壁之战,屡出奇谋。及魏建,以荀攸为尚书令。曹操进魏王时,荀攸认为曹操叛汉,曹操发怒,攸忧愤成疾,后来就死了。
史
荀爽
慈明
颍川颍阴
荀彧之叔。时荀爽为司徒,董卓欲迁都洛阳,荀爽与黄琬、杨彪阻止,被董卓免官。后参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之义举,举事前病卒。
史
荀谌
友若
颍川颍阴
荀彧之兄。初袁绍以逢纪计,说公孙瓒南来,冀州震动,时荀谌为韩馥谋士,说馥请袁绍同治州事,遂使绍领冀州牧。袁绍平定河北,值徐州刘备求救,荀谌力主讨曹,绍遂起兵。后不知所终。
史
荀彧
文若
颍川颍阴
旧随袁绍,因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遂与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比作张良。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使曹操得到很多诸侯的控制权。经常参与国家大事并经常留守许都。曾和郭嘉以“十胜十败”使曹操下决心抗袁,使曹操大败袁绍统一北方。后董昭劝曹操称魏公,荀彧反对,不久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杀。
史
荀绲
颍川颍阴
荀彧之父,荀爽之兄。
史
荀正
袁术手下猛将纪灵的部将,在纪灵与刘备属下大将关羽交战时粉墨登场。之后自行找关羽单挑,并对关羽烙下狠话,却惹火关羽,也因此随即被愤怒的关羽一合斩杀。
荀恽
荀恺
荀𫖮
荀勗
程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程普
德谋
右北平土垠
同黄盖、韩当自孙坚起兵便跟随孙氏,为孙吴崛起立下汗马功劳。后与周瑜同掌兵权。程普被封为江夏太守。
史
程旷
十常侍之一,张让等设计杀害何进,袁绍带兵入宫杀宦官,程旷被赶至翠花楼,剁成肉泥。
原型为正史所载中常侍程璜,但程璜并非十常侍之一
构/异
程昱
仲德
兖州东郡东阿
曹操谋士。曾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征河北,昱举羽以敌颜良,又于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后曹操与刘备大战,昱计挟亲赚徐庶,使庶来投。从南征,昱谏曹操以防火攻,又识黄盖粮船之伪,免大寨遭创,曹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劝曹操班师。魏国既建,以程昱为卫尉。
史
程远志
是黄巾军的将领。率领五万人马与刘备军队作战,在阵前被关羽所斩,部队也因此溃散。
001
001构
构
程秉
程咨
程银
程畿
程武
杜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杜远
杜袭
子绪
史
杜琼
杜路
杜微
杜义
杜祺
杜预
公孙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公孙瓒
伯珪
辽西令支
北平太守。幼从卢植学,与先主为友。后先主起兵,瓒多有举荐。及董卓乱政,瓒从曹操令,起兵助之。曾受袁绍诱惑,攻打冀州韩馥,不想让袁绍用计得了冀州,后因冀州地常与袁绍争,交战多次,终为所败,于易京楼中引火自焚。
史
公孙越
辽西令支
公孙瓒之弟。袁绍为夺取韩馥的冀州,曾诱公孙瓒起兵相威胁。韩馥让出冀州后,公孙瓒派公孙越出使袁绍,欲瓜分冀州土地,袁绍假意答应,暗中派人冒充董卓家将将公孙越乱箭射死。
史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度
公孙晃
公孙恭
公孙修
孟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孟坦
--
--
曹操的下属,洛阳太守韩福的部将。在关羽过洛阳关时,遭到其斩杀。
027
027亡
构
孟达
子敬
凉州扶风郡
原为刘璋的部下,后在刘备平蜀时而投靠其,担任宜都太守。关羽战败时,投降于曹魏。曹丕死后,受到诸葛亮的引诱而想回归于蜀汉。但在新城,遭司马懿的斩杀。
史
孟光
孝裕
司州河南郡洛阳県
原为东汉末年的官吏。后来逃入蜀地时,而得到刘焉父子俩的重视。在刘备平蜀时,其成为议郎。
史
孟获
--
益州建宁郡
南中豪强。雍闿因刘备的逝世而起事,则孟获受到其邀请。雍闿被杀时,率领雍闿的军队抵抗蜀汉。最后败于南中之战,成为蜀汉的官吏。官至御史中丞。
085述, 086
091
史
孟优
--
益州建宁郡
孟获之弟。其受孟获的命令,向诸葛亮假装归顺。到最后,才心服口服的投降。
088
090
构
孟节
--
益州建宁郡
孟获、孟优之兄。诸葛亮在南征时,曾亲自拜访。
089
089
构
孟宗
恭武
荆州江夏郡
孙吴后期的大臣,官至司空。
史
孟建
公威
豫州汝南郡
曹魏的官吏,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史
庞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庞舒
于吕布逃出长安时曾保护吕布妻小,并私下送还吕布。因此被李傕、郭汜所杀。
史
庞统
士元
襄阳
道号凤雏,避乱寓居江东。受鲁肃推荐,献上连环计。周瑜派他把此计传给曹操,教曹操把战船连环钉上,推说解决北军水土不服问题,实则方便东吴火攻,终使曹操赤壁大败。后来不得孙权重用,转投刘备,以才具获委为副军师中郎将。后来建议刘备并取西川,被委为军师。引军进攻雒城,路经落凤坡中了埋伏,被张任的军队乱箭射死。
035述, 047
063亡, 065述
史
庞德
令明
史
庞羲
史
庞义
庞柔
庞会
庞德公
山民,史载字尚长
襄阳
与侄庞统,同为司马徽之友。
《三国志》记载卧龙、凤雏、水镜之称号,皆出自庞德公。而山民是其“子”,而非其“字”。宋书卷六十八载其字为尚长。
035述
035述
史
关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关羽
云长
河东解良
刘备的结义二弟,一生追随刘备征战啥场,义薄云天,又兼武艺高强,闻名天下。于虎牢关温酒斩华雄,以斩颜良诛文丑报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投刘备。刘备得益州后,帮刘备守荆州,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后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潘璋所杀。
史
关纯
袁绍欲取冀州,韩馥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耿武与关纯伏于城外,以待袁绍。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被文丑砍死。
史
关定
关宁
关平
史
关兴
安国
关羽次子
史
关索
关彝
薛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薛兰
沛国相
吕布副将。吕布于濮阳战曹操,派薛兰和李封负责守兖州,而薛兰、李封军士却出城抢掠,被曹操有机可乘,李封被许褚所杀,薛兰回阵时被李典拦住,想投巨野被吕虔所杀。
史
薛礼
史
薛综
敬文
史
薛悌
薛则
薛乔
薛莹
薛珝
徐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徐荣
辽东襄平
董卓部将。董卓迁都长安,到荥阳时,李儒命徐荣设埋伏抵挡追兵,曹操赶到时差点被徐荣所杀,夏侯惇赶到与徐荣战几回合,刺徐荣于马下。
史
徐庶
元直
颍川
年少时为人报仇杀人,逃难更名单福。先投刘表,见其人无用而去。听司马徽之言,故作狂歌于市,获刘备拜为军师。先布军击杀吕旷、吕翔人马,后用计由曹仁手中夺去樊城。程昱仿伪其母笔迹,召他至许昌。徐庶别离刘备之时,言明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又到诸葛亮处请其辅助刘备。抵达许昌,徐庶母子发现受骗,徐母忿而自缢。后来曹操讨伐孙权、刘备,徐庶得庞统授计,散布谣言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徐庶请缨往把守关隘,得以避过赤壁之战。
035
048
史
徐晃
公明
史
徐璆
徐康
徐庶弟。
徐盛
文向
史
徐商
徐质
史
徐勋
蔡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蔡邕
伯喈
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
蔡文姬之父。博学多才,因上书十常侍乱政,被曹节以他事陷害罢官,后董卓专权,以灭族威胁蔡邕再出山当官。董卓死后,蔡邕因感念董卓知遇而为其流泪,被王允下狱,遂死于狱中。
史
蔡瑁
德珪
襄阳蔡州
刘表麾下大将,其姊为刘表后妻。曾两次被派出战孙坚军队,先后被黄盖、程普所败。刘备投荆州时,因怕大权落于刘备之手,于是设计杀刘备,但被刘备走脱。刘表死后,立刘琮为主,曹操南征时,率众投降。赤壁之战时统领曹操水军,被周瑜以反间计所害。
史
蔡阳
蔡和
蔡中
蔡勋
蔡林
高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高升
黄巾军将领,跟随地公将军张宝与汉将朱儁交战,在受到朱儁和刘备的攻击时,作为张宝的先锋迎击。出战时,不几回合被张飞一矛刺死。
构
高顺
史
高览
高干
史
高沛
史
高定
高翔
高柔
文惠
史
陆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陆康
季宁
吴郡吴
史
陆绩
公纪
史
陆逊
伯言
史
陆抗
幼节
陆逊的次子。
史
陆凯
陆景
陆纡
陆骏
傅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傅婴
史
傅巽
公悌
史
傅干
彦才
史
傅彤
异(傅肜)
傅嘏
兰石
史
傅佥
史
傅士仁
君义
异(士仁)
崔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崔烈
威考
冀州博陵郡
东汉末年官员。灵帝时,曾任司徒。初平年间,任城门校尉。等到李傕和郭汜攻入长安时,与李郭两人进行斗争而亡。
史
崔毅
冀州博陵郡
崔烈的弟弟。因厌恶张让等人的行为,而选择隐居。后遇见正在逃亡的刘辩与刘协,让他们俩进入自家庄内,安排一顿酒食。最后,向要随闵贡离开的刘辩兄弟说声告别时,提供一匹自家养的瘦马,作为刘辩的座骑。
崔勇
郭汜的部将。在郭汜与杨奉斗争时,被敌方将领徐晃斩于马下。
崔琰
季珪
冀州清河郡东武城县
原于袁绍麾下,任骑都尉,后因屡次献计不成,而托病在家。等到曹操平定冀州,才受曹操的征召,任冀州别驾从事;并且,因当场向曹操直谏,受推为上宾。后来,先后担任丞相西曹掾、尚书。最后,因反对曹操成为魏王,而押解牢房中。但仍坚持己见,并批判曹操,而在狱中受杖刑而过世。
史
崔钧
州平
冀州博陵郡
崔烈的儿子,诸葛亮的朋友。在刘备初次拜访诸葛亮的途中,被刘备误认为他是诸葛亮。后来,在刘备二度来访的昨天,与诸葛亮一同出游。
史
崔禹
朱然的部将。夷陵之战时,因有一群声称来自蜀将冯习麾下的兵卒,提供吴将朱然一些情报。当场,崔禹劝谏朱然勿随意听信他们提供的情报,并奋告自勇地替朱然探查敌情。而朱然愿意遵从他的意见,则派他率领一万兵马前往。然而,碰上关兴和张苞的两路夹攻,被张苞擒回刘备的所在地,并在秭归接受斩首。
崔谅
魏明帝时的安定郡太守,与南安太守杨陵有固定的来往。因误中诸葛亮的计谋,而选择向蜀军投降,但还是暗中规划击败蜀军的计策。接着,协助诸葛亮,与关兴和张苞进入南安郡。在准备见杨陵时,杨陵被关兴斩杀,使崔谅当场吃惊,并骑马调头逃亡。到最后,受张苞的刺杀而去世。
田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田丰
元皓
钜鹿
袁绍谋士。曹操东征刘备时,袁绍却以幼子生病为由,不听田丰的趁虚袭许之计,坐失良机。曹操击败刘备后,袁绍反而要在此时攻曹,田丰坚决劝阻,被囚禁狱中,绍军大举南下,田丰又从狱中上书谏阻,几被斩首。官渡之战,袁绍大败,羞见田丰,听从逢纪的谗言,遣人赉宝剑先行杀之,田丰听闻败训,亦知必死,遂自刎狱中。
史
田楷
青州刺史。曹操征讨徐州时,陶谦曾派陈登前往青州向田楷求援。
史
田氏
田畴
田豫
田续
田章
郑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郑泰
公业
河南开封
汉侍御史。灵帝死后,郑泰随何进立少帝。进谋诛宦官,欲引董卓进京,泰认为董卓好比豺狼,引入京城,肯定会为祸。何进不从,郑泰弃官而去。
史
郑玄
康成
北海高密
刘备之师
史
郑度
郑文
郑伦
郑袤
郑宝
尹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尹礼
尹楷
尹奉
尹默
尹赏
尹大目
秦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秦琪
秦宓
秦良
秦明
秦朗
秦庆童
全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全琮
全端
全怿
全纪
全尚
全祎
锺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锺缙
锺绅
锺繇
锺进
锺会
锺毓
严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严政
黄巾军首领之一、张宝部将。在朱隽等官军的攻势下,固守在阳城。后严政刺杀张宝,献首投降。
002
002
构
严纲
公孙瓒麾下大将。瓒与袁绍战于界桥,瓒遣为先锋,被麹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瓒军大败。
史
严舆
严畯
严象
严颜
严白虎
潘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潘隐
蹇硕司马,与何进是早年故交,所以与何进私交甚厚,曾密告进,蹇硕要杀他的阴谋,后灵帝崩,对何进说“帝已崩。今赛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002
史
潘凤
韩馥上将。在汜水关前被派出战华雄,被斩。
潘璋
潘濬
潘举
潘遂
文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文丑
袁绍手下大将。曾于延津关射落张辽,大战徐晃。但与关羽战几回合,关羽赤兔马快,被追上斩杀。
史
文聘
文钦
文虎
文鸯
次骞
本名文俶,鸯是小名。
苏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苏双
中山郡贩马商人。曾捐献马匹、金银与镔铁给刘备等人起兵镇压起义的黄巾军
001
001
苏由
苏飞
苏越
苏颙
贾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贾诩
文和
武威姑臧
曾先后担任三国军阀李傕、张绣、曹操的谋士。曾建议李傕郭汜带兵杀回洛阳杀败吕布、王允;又曾帮张绣多次与曹操大战,取得不错战绩,后劝张绣一起投降了曹操;曹操立储时,说明曹丕接任,后曹丕篡汉为帝,封贾诩为魏国太尉,谥曰肃侯。
史
贾华
贾逵
贾范
贾充
宋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宋果
宋宪
宋忠
宋谦
宋白
成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成廉
成宜
成济
成倅
成何
阎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阎圃
阎晏
阎宇
阎象
阎芝
范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范滂
孟博
汝南征羌
与刘表等同称“江夏八俊”。
史
范康
仲真
渤海
与刘表等同称“江夏八俊”。
史
范成
范方
范疆
卫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卫弘
子许
陈留
巨富,举孝廉。在陈留资助曹操招募义兵讨伐董卓。
史上名字为卫兹,《三国演义》改为卫弘。
005
005
异
卫凯
--
--
侍中。与王粲、杜袭、和洽商议,欲尊曹操为魏王。
066
066
异
卫道玠
--
--
蔡邕女儿蔡琰被北方掳去之前的丈夫。
史上蔡琰首名丈夫是卫仲道,仲道是表字;早逝。《三国演义》改为卫道玠。
071
071
异
卫演
--
--
公孙渊的侍中。
106
106
构
卫瓘
伯玉
司隶河东安邑
先后为锺会、邓艾之监军。司马昭见邓艾恃功骄主,以卫瓘为锺、邓两军之监军。司马昭命锺会收禁邓艾,锺会却命卫瓘执行,以图邓艾杀死卫瓘,坐实其反情。但卫瓘先以檄文告诫邓艾的部将,并迅速闯至成都逮捕邓艾。锺会谋反失败后,卫瓘害怕邓艾被部下救出,遂派护军田续追赶,杀害邓艾父子。锺会、邓艾死后,由卫瓘留守成都。
116
119
史
左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左丰
卢植与黄巾军大战,朝廷派黄门左丰前来考察军情,左丰挟公向卢植索取贿赂不成。于是左丰怀恨在心,回到朝廷后污蔑卢植故意按兵不动、怠慢军心。于是天颜大怒,派遣中郎将董卓代替卢植将兵。
史
左灵
左慈
左咸
樊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樊稠
凉州金城
董卓的部下。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采用贾诩之谋,打败王允、吕布。与李傕郭汜等把持朝政,又击败前来勤王的马腾、韩遂军。因樊稠放走韩遂,李傕使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刺死了樊稠。
史
樊能
樊建
樊岐
彭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彭伯
汉末议郎。董卓欲废少帝立献帝,卢植反对,董卓欲杀卢植,彭伯谏阻董卓。
史
彭安
彭羕
彭和
辛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辛评
仲治
豫州颍川郡
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与荀谌建议请袁绍帮助抵御公孙瓒,韩馥逃亡后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
史
辛毗
辛敞
辛明
鲍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鲍信
允诚
泰山平阳
汉末后军校尉。董卓入京时,鲍信劝袁绍、王允除董卓,袁绍不同意,鲍信于是引本部军兵投泰山。后以济北相身份参加讨伐董卓的义军,鲍信因怕孙坚抢头功,暗中令其弟鲍忠出战。结果鲍忠为华雄所杀。李傕等人控制朝廷后,以献帝名义命曹操与鲍信镇压青州黄巾起义,于是两人在寿张迎击黄巾军,鲍信深入重地,为敌所杀。
史
鲍忠
叔义
泰山平阳
鲍信因惧怕长沙太守孙坚抢了头功击退汜水关守将华雄,暗中遣鲍忠出战华雄,被华雄所杀。
史
鲍隆
鲍素
伍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伍琼
德瑜
汝南
董卓的亲信,城门校尉。当袁绍出逃冀州时,伍琼与周毖劝董卓暂且赐袁绍郡守之职。董卓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后董卓计划迁都,伍琼与周毖阻止,董卓认为二人保举了与他为敌的袁绍,有通敌之嫌,将二人处死。
史
伍孚
德瑜
汝南吴房
越骑校尉。董卓作乱,孚著朝服怀佩刀见董卓,欲行刺,不中,为董卓所害。
史
伍习
伍延
陶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陶谦
恭祖
丹杨
徐州牧,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为讨好曹操,派部将张闿护送曹操之父,不想半夜张闿杀了其父,致使曹操兴师报父仇,遂请求孔融、刘备救援。后来病倒,恳求刘备治理徐州。
史
陶商
陶应
陶濬
华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华雄
为董卓帐下都督。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派华雄抵挡,华雄在李肃说明下,于汜水关杀败孙坚,后凭借武力在诸侯面前耀武扬威,被关羽所斩。
史
华佗
华歆
华核
桓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桓阶
伯绪
荆州长沙临湘
孙坚帐下军吏。孙坚被刘表部将所杀,因桓阶与刘表有旧,自告奋勇前往以黄祖换孙坚尸体。任务完成后被刘表送回。
史
桓范
桓嘉
桓彝
岑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岑眰
公孝
棘阳
与刘表等同称“江夏八俊”。
史
岑璧
为袁谭部将,袁谭和袁尚对峙时袁谭派他骂阵,本来袁尚打算亲自出战,袁尚部将吕旷自愿出战,两将交手仅几回合,被吕旷劈死。
岑威
岑昏
于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于禁
文则
泰山钜平
曹操大将。宛城之战中果断斩杀企图叛乱的青州军,因而得到曹操赏识,一直随曹操南征北战。后关羽攻樊城时,于禁、庞德奉命前往援救镇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与庞德争功终被关羽以水攻大败。战后被俘,向关羽乞降,被押解往荆州。吕蒙攻陷荆州后于禁被释放返魏,奉命镇守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
史
于糜
于吉
于诠
焦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焦触
焦炳
焦彝
焦伯
费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费观
费祎
费诗
费耀
冯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冯礼
冯习
冯𬘘
冯方
孔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孔伷
公绪
陈留
孔伷,豫州刺史,“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诸侯。
史
孔融
文举
鲁国鲁县
孔融少时成名。建安七子之一。献帝时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十八路反董卓诸侯之一。曹操攻徐州时,曾率兵救徐州,使徐州得救。
史
孔昱
世元
鲁国鲁县
孔融的兄弟,与刘表等同称“江夏八俊”。
史
孔宙
季将
鲁国鲁县
孔融之父
史
孔秀
魏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魏续
豫州颍川郡
吕布八健将。见侯成因为皮毛小事而遭棒责,与侯成、宋宪一起背叛吕布,投降曹操。曹操与颜良战白马,宋宪被颜良斩落阵前。魏续不畏,欲为宋宪报仇,却也被颜良所斩。
史
魏延
文长
本来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后转投刘备。跟从诸葛亮多次北伐。
史
魏邈
魏平
皇甫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皇甫嵩
义真
安定朝那
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卢植各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侯。与黄巾军张梁时,连胜七阵,斩张梁于曲阳。后卢植得罪小人,论罪几死,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
史
皇甫闿
皇甫郦
淳于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淳于琼
仲简
颍川
本为汉右军校尉,后为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淳于琼督领二万人马守乌巢,整日酗酒无备。曹操率军偷袭,淳于琼醉卧而不能迎敌,战败被擒,粮谷被烧,曹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缚于马上放回。袁绍怒而斩之。
史
淳于导
淳于丹
裴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裴景
裴秀
裴元绍
管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管亥
黄巾起义军的将领。曾率军围攻孔融,跟孔融要粮。孔融派太史慈前去向刘备求救,刘备的援军到后,管亥被关羽一刀劈死。
史
管宁
幼安
北海朱虚人
东汉末高士。时人称华歆、邴原、管宁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龙腹、管宁龙尾。后来管宁鄙视华歆为人,与其割席断交。其后管宁避居辽东,终身不肯仕魏。
066
066
史
管辂
公明
平原人
以卜易著名。
史
管邈
管宁之子,宁死后拜为郎中,后为博士。
史
向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向宠
(不详)
襄阳宜城
蜀将。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及,称“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091述
091述
史
向朗
史
向举
唐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唐周
济南
张角的弟子,张角欲起事造反,派唐周与内应十常侍封谞传信造反消息,唐周却背叛张角向朝廷告发张角,致使张角不得不提前起事。
史
唐咨
史
唐彬
侯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侯览
山阳防东
十常侍之一,张让等计杀何进,袁绍带兵进入皇宫,尽杀宦官。与曹节、段珪及张让打劫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夜奔小平津,下落不明。
史
侯成
吕布八健将。数次与曹军交战。后曹军围布于下坯,后槽人盗侯成马欲献与刘备。侯成知觉,追杀后槽人,将马夺回,与诸将饮酒相庆,时吕布禁酒,打成五十背花,成怀恨,盗赤兔马降曹。
史
侯音
侯选
龚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龚景
青州太守。黄巾之乱时,青州被围,向刘焉求救,刘焉派刘备三人前去救援,龚景与刘备军合力将敌军杀败。
据《后汉书·黄琼传》附传及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的考证,当时的青州刺史是黄琬
001
构
龚都
龚起
祖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祖茂
大荣
吴郡富春
孙坚等被华雄所围,突围时祖茂发现孙坚红头巾太显眼,与孙坚换下头巾,自己引开敌军,被华雄所杀。
史
祖郎
祖弼
吉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吉太
演义字平
司隶冯翊郡池阳县,演义司隶河南郡洛阳県
东汉末年的太医令。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和二位儿子等发动叛乱,趁夜攻击丞相长史王必的军营。最后,因起事的失败而被斩杀。不过,在《演义》当中,吉太曾参与董承等人刺杀曹操的计划,并企图在为曹操治病时毒死曹操,但被曹操识破而遭处刑。
史
吉邈
文然
吉太的长子。与父亲和弟弟等人发动叛乱,但最后一样是失败。不过,在《演义》当中,参与耿纪的叛乱时,其父亲早已被杀死。
史
吉穆
思然
吉太的次子,吉邈的弟弟。与父亲和兄长等人发动叛乱。
史
乐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乐进
文谦
阳平卫国人
曹操重要将领。最早投到曹操帐下,胆勇过人,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曾于合肥之战突袭孙权,差点捉得孙权。与凌统大战之时被甘宁射伤。战功累累,被封为右将军。
史
乐就
东汉末期袁术部将。
史
乐𬘭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曹魏将领乐进之子
史
乐肇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曹魏将领乐进之孙、乐𬘭之子
史
凌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凌操
东汉吴郡余杭县人,凌统之父。
史
凌统
公绩/公续
扬州吴郡余杭人,凌操之子。
史
凌烈
凌封
种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种拂
颖伯
河南洛阳
太常卿。李傕郭汜反入长安时,死于国难。
史
种邵
申甫
谏议大夫。马腾欲勤王攻打李傕时,作为马腾的内应,准备诛灭李傕等乱臣,后不幸事泄被杀。
史
种辑
鲁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鲁馗
司隶扶风
太仆。李傕郭汜反入长安时,死于国难。
史
鲁肃
子敬
徐州临淮郡东城县人
东汉末年东吴著名的将领、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在周瑜去世后接替其职务。现代人受三国演义影响,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合称为四大都督,但事实上鲁肃并没有担任过都督一职。
鲁芝
廖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廖化
元俭
荆州襄阳
从184年的黄巾之乱开始,直到264年蜀汉灭亡,经历八十年的兴衰。原是黄巾贼的余党,黄巾之乱结束后,抢劫掠夺生存。直到刘备夺得荆州后,廖化前来投靠,获任命为关羽的主簿。在樊城之战,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时候,廖化脱出城池回蜀国找救援。刘备攻打吴国,廖化跟随。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曾追击司马懿,得其头盔。诸葛亮死后,仍是北伐的先锋。后姜维复国诈降锺会,廖化知道计划后陪同,但最后反乱失败而姜维死于乱军。最后跟随蜀国投降而迁至洛阳。托病不起,后忧死。
17
119
廖淳
廖立
留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留赞
留略
留平
金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金旋
金祎
金尚
姜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姜叙
姜维
伯约
凉州天水郡冀县
三国时期蜀汉政治人物和军事人物。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诸葛亮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司马昭灭蜀汉,姜维在剑阁防守锺会。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历经艰辛,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诸葛亮子诸葛瞻战死,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锺会野心复国(一计害三贤),而降锺会。但因事败,死于乱军之中,享寿六十二岁。
92
119
史
姜冏
姜维之父
卢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卢植
子干
涿郡涿人
刘备、公孙瓒之师。黄巾之乱时,与皇甫嵩,朱隽等共同剿敌。卢植拒敌于广宗,未见胜负,因拒绝黄门左丰索要贿赂,而被诬陷罢职问罪。何进招董卓进京诛宦臣。卢植力谏,何进不听。于是辞官而去。董卓得政后,卢植又复职,谏阻董卓废陈留王立献帝被免官,后被袁绍聘为军师。初平三年卒。
001
史
卢逊
虚构人物。于魏灭蜀之战时任南郑关守将,用埋伏计大败魏先锋许仪,后镇西将军锺会亲自引军来攻,卢逊率五百兵从关上杀下来,锺会拨马便回,马蹄在桥上陷住,锺会弃马而走,卢逊挺枪便刺,却被魏将荀恺一箭射死,南郑关遂失守。
构
卢毓
乔
编辑
姓名
字
籍贯
列传
首回
末回
史构
乔瑁
元伟
梁国睢阳
汉东郡太守。随袁绍起兵讨董卓,吕布至虎牢关,绍命瑁等八路诸侯迎敌。王匡军败,幸得瑁、袁遗两军皆至,救匡,布方退。后兖州太守刘岱,问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瑁,尽降其众。
史
乔玄
公祖
梁国睢阳
汉末名臣,曾任大鸿胪、司空、司徒等职。曾赞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史
乔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