炻器的历史悠久,远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即被大量烧制,中国的大量烧制时期是在汉代,建水紫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
炻器的历史来自于一次偶然,它可以追溯至数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远古人类已经掌握了很好的陶器烧制技艺,为了进一步增加器皿的不透水性,他们在陶瓷的烧制技艺上不断研究,但是因为不知道“瓷土”的存在,而错失了发明出瓷器的机会,却意外地因为升高了温度,而烧出了密水性比陶器要好的炻器。
炻器,是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半陶半瓷”的产物,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与陶瓷不一样的韵味,于是,其烧制工艺就得以流传下来。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有什么炻器呢?水缸是一个,还有一些卫生洁具,耐酸的容器等。炻器质地致密,跟瓷器一样,又具有朴实、浑厚、粗犷的风格,厚胎,边圆厚,不怕碰击,所以又称“厚胎瓷”。
自古以来素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赞语的“建水紫陶”,也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系“炻器”。
它,就这么简单。现在,你对“炻器”不会再感到陌生了吧?
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