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付红斌 小菌衣联盟
湿敷是皮肤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清洁、抑制渗出、收敛、抗菌、消炎、减轻充血水肿等作用。
01.湿敷的分类
按湿敷溶液的温度,可分为冷湿敷和热湿敷;
按包扎的方式,可分为开放式湿敷和封闭式湿敷;
按治疗的时间,可分为持续性湿敷和间歇性湿敷。
皮肤科临床常用的是开放式间歇性冷湿敷。
冷湿敷:冷湿敷是利用溶液的温度和纱布的虹吸作用,使患部皮肤扩张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降低新陈代谢,消除红斑,抑制渗出,软化痂皮、清洁创面,并可以镇静、止痒。
热湿敷:热湿敷能使局部温热,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炎症吸收及疖肿成熟,软化痂皮,消除分泌物,有显著的消炎和镇痛作用。
02.哪些皮肤病需湿敷?
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如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二度烫伤水疱破溃渗液面及有渗出的病灶。
03.禁忌症
对湿敷药物过敏者。
04.物品准备
无菌纱布、湿敷液(常用的有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康复新液、复方黄柏液等)、换药碗等。
05.操作步骤
以开放性冷湿敷为例,将湿敷液倒入换药碗中,把6~8层无菌纱布(湿敷垫)浸透,拿出稍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与皮肤贴紧。湿敷时间根据情况定,每10~30分钟重新更换一次,连续30~60分钟,每日2~4次。
封闭式冷湿敷是在开放性冷湿敷的基础上,外用保鲜膜包扎,每2小时更换湿敷液。适用于夜间有较多渗液时和需要活动的情况。
06.注意事项
湿敷面积不要过大,应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3,面积过大应警惕药物吸收中毒。冬季湿敷要注意保温防止着凉感冒。热湿敷要避免烫伤。
以上科普不构成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先行就医,请勿自诊用药
审稿:袁公 副主任医师
往期推荐
小菌衣周一放送 I 军训进行时,谨防日晒伤
2024-09-02
小菌衣周一放送 I 换季敏感?净颜面膜带你躲过“危肌四伏”的秋!
2023-09-25
小菌衣周一放送 I 趾间型脚气通用的处置“套路”
2023-06-26
本文作者:
付红斌 副主任医师
重要提示:像我们这样还在坚持进行皮肤健康科普深度内容输出的服务号已经不多了。近期,微信官方进行了功能更新测试,在部分微信用户的手机上,将所有服务号进行了打包折叠。建议大家将小菌衣联盟服务号置顶,便于使用。
服务号置顶操作流程
阅读原文